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文件要求,支撑行业进一步健全新能源汽车及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持续深耕技术标准化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行业急需的标准,先后牵头/参与标准化组织20余个,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牵头/参与制定标准94项(牵头行业标准7项,牵头并发布团体标准37项,参与并发布国家标准21项、地方标准1项、团体标准28项),涉及领域包括汽车芯片、整车能效、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等。
国创中心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法规工作委员会汽车芯片专业委员会(简称:汽车芯片标准专委会)秘书处单位,组织行业单位研究制定标准13项。
《电动汽车用碳化硅场效应晶体管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规范了电动汽车用碳化硅场效应晶体管的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适用于电动汽车中使用的SiC MOSFET器件,召开起标准草组会议3次,参会单位40余家次。
《汽车集成电路可靠性及功能安全分级检测要求》等四项系列标准规范了汽车集成电路不同可靠性及功能安全等级应满足的可靠性、功能安全、电磁兼容检测要求以及推荐应用领域,适用于汽车集成电路的选型评价或适用时的认证评价,为汽车集成电路企业产品研发、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汽车集成电路选型与采购提供参考,召开起草组会议2次,参会单位50余家次。
《汽车计算芯片信息安全技术规范》规范了汽车计算芯片的信息安全技术规范,包括密码运算、密钥管理、证书管理、可信执行环境、机密计算环境、安全启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并给出对应的试验方法,适用于汽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系统所使用的计算芯片,召开起草组会议1次,参会单位30余家次。
《汽车用模/数转换器技术规范》规范了汽车用模/数转换器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贮存与运输,适用于汽车领域的精密型模/数转换器和高速型模/数转换器,召开了起草组会议1次,参会单位20余家次。
《汽车以太网交换芯片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规范了汽车以太网交换芯片的功能、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适用于汽车以太网交换芯片的设计及测试,召开了起草组会议1次,参会单位20余家次。
《汽车低压电气系统用半桥预驱动芯片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规范了汽车低压电气系统用半桥预驱动芯片功能、性能、可靠性、电磁兼容性和功能安全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适用于供电电压为12 V的汽车低压电气系统半桥预驱动芯片,召开了起草组会议1次,参会单位10余家次。
2025年7月1日,汽车芯片标准专委会组织召开2025年第一次标准立项论证/技术审查会议。会议邀请7名行业相关专家,对《汽车控制芯片功能安全ASIL等级技术要求及评估方法》《汽车用磁性随机存储器可靠性试验方法》两项标准进行立项论证审查,对《电动汽车用碳化硅场效应晶体管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低压电气系统用半桥预驱动芯片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两项标准开展技术审查。
随着产业发展和技术革新的不断加快,急需制定新的标准满足产业链上下游需要、适应市场发展,因此,国创中心将持续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及汽车芯片标准的研究。2025年下半年,国创中心计划开展25项汽车芯片标准研究,具体如下:
欢迎行业伙伴积极参与在研标准的制定,并向我们提出新的标准研究意向,共同开展标准研究,促进我国汽车及芯片产业的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
联系邮箱:
wuqian@nev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