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3.0》明确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规划方向,固态电池用固体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能同时解决“安全”与“能量密度”两大难题,有潜力让电池实现各项性能指标进一步均衡提升。依靠多年在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技术积累,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已突破两种核心固体电解质技术,性能对标国际领先水平。
LATP 氧化物固体电解质 属于 NASICON 型结构,常压烧结的陶瓷片室温离子电导率达 1.2×10-3S/cm(25℃),比常规市售产品更高。电导率越高,锂离子传输越快,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功率性能和容量发挥。该材料的粒度可以在0.1㎛-1㎛间根据需求调控,基本可以满足行业所有类型的应用需求。同时该材料的改性元素为自制生产,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材料的质量和成本控制。

LLZO 氧化物固体电解质
属于石榴石型结构,该材料开发完成了多种规格,有常规体系的,常压烧结的陶瓷片室温离子电导率最高达6×10-4 S/cm(25℃),有高性能体系的,常压烧结的陶瓷片室温离子电导率最高达1×10-3 S/cm(25℃),两种材料的价格基本持平,客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同时两种材料的粒度均可以实现D50在0.3㎛-1㎛的覆盖,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应用需求,为未来能量密度超 400Wh/kg 的固态电池做好技术储备。 国创中心已建成完整的“粉体开发 - 材料制备 - 检测验证” 体系:从混料、合成、烧结、后处理等生产设备,到电化学工作站、激光粒度仪等检测仪器,能实现材料性能的全流程可控制备和管控。现阶段,固体电解质材料已完成实验室开发,具备公斤级样品稳定制备能力,下一步将进入连续生产阶段 —— 计划投入上千万建设生产线,满足各电池厂商的研发与生产需求。 合作联系人:李榅凯,15753250886